这篇文章因上篇文章引发,但实际上我很早就看到有关的评论了。有人声称,网络时代人类越来越懒,越来越不想记住事情。有点问题,全是靠上网寻找解决方法,这是智力的耻辱。持这种观点的人对当下无数人的这种习惯非常不屑一顾,很是鄙视。

这是无稽之谈。我也是有不懂的马上谷歌的。按我的经验,99%的答案,就是第一页第一条。这解决问题的效率是非常高的。坚持这种说法的人,估计是“一站到底”看多了。那个节目我认为是有害的,误导了很多人。中国一直有以“博闻强记”为荣的传统文化,谁谁谁可以过目不忘,可以过多久还能记起书架上某本书第几页的内容,都会被视为“聪明”,甚至被看成神童。这是有客观历史原因的,技术条件不具备,书籍出版昂贵,当然要靠多背多记。

“一站到底”那类节目,谁记住的单点知识最多,谁占便宜。世界上五花八门的事实多如牛毛,但是很多事情我认为是不是记住,根本无关紧要,对你的生活毫无影响。南美最大的高山湖泊叫啥名字,重要么?这些知识是零散的,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关联,没有任何有内在逻辑的联系,所以你全背下来也不能提升你的思维水平和分析判断能力,这就是我认为它没有价值的原因。任何一个当下的智能手机能记住的东西都比你我强得多,但是没人认为手机是“聪明”的。

一个人有特别出众的记忆能力,并不全是好事,这个在认知心理学上面有研究证明。其实记忆力不差、稍好就足够了。当然记忆力太差了,其它能力也就无从谈起了。真正重要的是其它方面的思维能力,如理解、想象、分析、推断等等。真正决定人能力的,正是这些,并不单纯是记忆力。

此外,人类社会的发展,从工具角度说,一直在延伸。人类发明的各种各样的事物,很多都能作为自己肢体的功能延伸扩展,弥补不足。各种手持式的工具,延伸人手,自行车、汽车、火车、飞机,延伸人腿。至于互联网,一大功能正是延伸人的记忆和存储。互联网可以视为外在的人脑。我觉得,人真正需要熟知、记忆的东西可以分类、汇总。比如生活类、专业类,不同分类有不同的知识系统和常见知识。这些是决定你基本生存的记忆,必须记住、知道。至于不常见的,交给外部存储就好了。会查,知道查什么,判断结果可靠性,恰恰是另外一项基本能力。它的使用水平,又区分了人在信息社会的信息获取能力。

还有,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,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,又很快的代谢替换。指望再像古代社会那般,全靠记忆,无用,没有必要,也不现实。

 

苹果妙控键盘Apple Magic keyboard大小写切换按键不灵,咋回事呢?
解决ubuntu 16.04升级到18.04,启动缓慢的问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