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要多元化,不能单一来源。在反复的信息博弈中,才更容易发现真实。
最近,因为“懂车帝”的新能源车辆测试结果问题,社交媒体上吵的很激烈。某些品牌的产品因为测试结果不佳,怒斥“懂车帝”坑人,测试结果不专业不科学不合理。总之,意思就是那个不可信,大家别上当。
同时,各种公关软文开始批量出现,从测试流程、股东名单到各种质疑,把“懂车帝”批个遍。熟悉的味道又来了。
其实,我主要关心的就一个:“懂车帝”有没有严格按一致的标准,不偏不倚、一视同仁的测试产品?
如果严格做到了测试标准一致,没有故意黑谁家、捧谁家,那这个结果就是可以参考的一个信息。既然测试过程一样,产品有好有坏就值得参照。产品要经得起夸,也要经得起骂。没有严苛甚至变态的产品测试,就不容易引起厂商对产品质量更为认真的重视,促动改进。他们更喜欢自卖自夸,这是人性通病,无论中外都这样。
我经常购买各种数码产品,在购买之前,参考B站等网站诸多博主的评测甚至拆解测试是必修课。要知道,在自媒体中,产品评测是非常多的一个类型。无论国内还是国外,专做产品评测的博主都是非常多的。
比如,苹果公司的新产品一上市开卖,特别是 iPhone ,每年相关的产品评测铺天盖地。有夸的有骂的,有说好的也有说很差的。但是就是在这众多的评比测试中,产品的优点、缺点才展示的非常清楚。
用户喜欢它的优点,也接受产品的缺点,那就可以下单使用。这个时候商品特性符合预期,产品使用上也会比较满意。
这些测试有什么“科学标准”么?没有,也不应该存在。厂商鼓吹的“科学测试标准”,无非就是按照对它产品测试分数提升最有利的模式操作。但是这个模式符合用户的使用场景和习惯么?经常是两回事。
用户经常不按套路出牌,使用产品的时候会挖掘它的潜力和特性,以设计者没想到的方法和模式去使用产品。产品缺陷会迅速的暴露,但令人惊讶的创新也时不时的出现,这个时候谁去讨论什么“科学使用标准”了?
只有为达到“国家标准”,产品测试合格可以售卖,这个一系列测试才谈的上“科学标准”。因为目的不同,它必须通过标准化测试才能出厂销售。
厂商在开发销售推广自家产品的时候,夸大其词的行为非常普遍,到处“遥遥领先”。产品展示页面做的精美无比,货品则以实物为准。突出产品优点,隐藏产品缺陷很常见。用不引人注目的小字体标注对比对象、测试规范信息比比皆是。“广告,只是不得已的夸张”。
在这种环境下,用户能盲目相信厂商的信息么?无脑粉可以,但是有点理智的用户都会考虑下,参考更广泛的使用信息反馈,比如购买后的使用评价、第三方评测结果等等。只有认为了解到了比较充足的信息,才会下决定是否购买或者更换产品和品牌。
用户的购买评价,本质上也是评测,除了自己的体验,还有啥标准?第三方评测信息也是必需的,它提供了厂商发布信息之外的不同信息,也是一种“查漏补缺”。
然而世界是复杂的,这个事儿还有另外一层:如果第三方评测是被收买的,是“打钱”的,怎么办?评测还有啥意义呢?
这个事情是存在的。即便传统媒体也有这个问题困扰。某些媒体给钱给广告费就不发负面新闻,否则就发黑稿,这不是秘密。第三方评测的“恰饭”行为当然存在。比如B站某些博主一致的给某品类产品大力推荐,这个就有可疑了。如果这个产品还是被评测的一方送来的,那可信度就直线下降。
但是我们生活在并不完美的世界,我们没有更好的办法达到完美程度。目前已知的比较好的方式,就是信息公开、博弈,自由竞争,法律辅助监管等。
第三方评测如果收钱发不公正的评测结果,那么它的可信度就会下跌,以后就会形成它自己的污点和黑历史,用户就会降低它的信息可靠性的评分。一个典型例子就是zol黑小米的事件,它这样做就是砸自己的饭碗,除非它对自己的公信力不在乎。评测也是普遍竞争的,信用做的太差就会有人取而代之。这也是一种生态上的竞争和淘汰。此外,对恶意评价的问题,法律也可以有所作为。小米公司就起诉过对新产品恶意评价的用户,再看看特斯拉前两年与车主之间的互相交涉。
经过广泛的信息博弈,用户会更深入的了解到产品的不足,如此才能更好的推动厂商的产品升级创新。没有第三方评测对比,用户看到的就只有厂商的自吹自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