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肯定的,京东和阿里作为对手,他们的策略就是不一样的。
大家都知道,双11是人造的购物节日。既然是人造的,就有一个始作俑者,主导者。这个创造者是阿里巴巴。
双11购物节也称光棍节,自从被创建以来,每年都引起巨大的关注和媒体大量相关的报道,引发网民投入巨大的消费金额。
阿里巴巴集团自然从中得到了巨大的流量,也赚到了很多钱。要知道,淘宝一直在给天猫导流量,有着巨大流量的天猫店铺,是需要给阿里巴巴交销售提成,和每年不菲的管理费的。
阿里巴巴集团自然会充分营造这个购物气氛,意图在双11这天彻底引爆。在11月开始的时候,你就能看到手机上的淘宝,还有网站上的淘宝天猫,相关的店铺都有各自的预告。鼓励用户参与各种各样的小游戏,浏览各种各样的品牌店铺,获取相应的优惠券,但是都规定在双11这天使用。
这些精心的准备措施,就是为了完成最后一击。天量的成交会带来巨大的新闻聚焦效应,会提升他们的股价。
可是作为对手的京东集团,苏宁,亚马逊这些电商,自然不能坐以待毙呀!他们的策略又是什么呢?跟阿里巴巴是不一样的。
这些电商有阿里巴巴集团所没有的东西,他们有自营。特别是京东,自营的商品门类广阔,品类齐全,而且配送特别的高效便利。
于是,借着双11的势头,想方设法的提前消耗掉用户的钱包,这是他们正确的策略。如果在双11之前,就鼓动用户把该买的东西让他们买了,那么双11那天他还有兴趣参与吗?
因为有自营,在这方面有巨大的便利,他可以自己控制策略,提前开打价格战,提前卷走用户的需求。所以对这些网站的用户来说,11.11可能并不是价格最低的那一天。前面往往给出特别好的价格吸引你打开荷包购买。
这样提前消耗掉用户的需求,就相当于给这个双11.11气球泄了气。既打击了对手,又增加了自己的营收。
阿里巴巴过去试图通过法律手段,约束对手借势,通过协议来控制参与的商家,不要参与京东们的行动。可是这很难奏效。
另外,京东也搞了一个自己的节日,618。特地放在上半年,跟下半年的双11分开,试图并驾齐驱,分庭抗礼。在那个时候,又轮到阿里巴巴刺气球,提前释放用户的购买力,进行了消耗战了。